石雕觀世音菩薩 石雕三十三觀音菩薩的化身傳說
觀音菩薩的生日每年共有三次,即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及九月十九;相傳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降生之日,六月十九是觀音的得道升天之日,而九月十九是觀音正位,立愿普渡眾生之日,所有分別稱為觀音菩薩的圣誕紀念日、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相傳古代有一個小國,叫興林國,國王生了三個女兒,幼女妙善自小慈眉善目,生的一副好心腸,特別討人歡喜,妙善的母親沒過多久就因病去世,妙善獨自在房間里思考,要是讓世人都擺脫死亡的痛苦該多好,忽然屋子金光四射,佛陀現身對妙善說“在遙遠的須彌山上有兩件法寶,分別是白玉金瓶和白蓮花,如果你能取之加以修行,就能修成正果,普渡眾生”。妙善與她的好友永蓮收拾好行裝后,就往須彌山出發了,一路上佛陀化身饑餓的烏鴉,受傷的野人考驗妙善的善心,妙善把自己的干糧分給了饑餓的烏鴉,把自己的鞋子分給腳上受傷的野人,自己卻挨餓受凍,光著腳走到了須彌山頂上,當時正值冬天,北風呼呼的刮著,妙善的腳都被石頭磨破了,佛陀被妙善的善心打動,將白玉金瓶及白蓮花交給了妙善,并說“等到白玉金瓶中生出水,水中又生出楊柳枝之時,就是你得道升天之日”。
妙善回家后正式出家,把白玉金瓶供放在佛像前,把白蓮花供放在水池里,每天都有大批的善男信女到廟里供奉這兩件佛器,當時廟里有一個叫沈英的頑童,聽到妙善要讓空瓶生水,水中長枝,就想捉弄她,沈英趁廟里沒人的時候,把白玉瓶倒滿了水,又在水上插上楊柳枝,就在這一剎那,天空上傳來了天籟般的樂聲,池中的白蓮開的像車輪般大,妙善聞聲見狀,就把白玉金瓶拿在手中,赤腳站在白蓮上,白蓮花徐徐上升,妙善得道升天,稱為了觀音,而這一天剛好是農歷六月十九,昔日好友永蓮與頑童沈英就成了觀音旁邊的金童玉女。
在佛教文化中觀世音菩薩的意思是“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苦難眾生只要誠心念誦觀世音的名字,菩薩就能立‘觀’聽到這個人的聲音并馬上前去拯救,給他解脫苦惱”。在我國觀音名號的全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簡稱“大悲觀世音菩薩”。佛教中的慈悲有其特定的內容,‘慈’指‘拔苦’。大乘佛教認為,觀音菩薩為了廣化眾生,經常要展示各種現象,稱為‘普門示現’,一共有三十三種化身。
- 上一篇:石雕龍柱與石雕華表柱寓意有什么區別
- 下一篇:石雕經幢的起源和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