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祠堂石雕龍柱神龍瑞獸所代表的寓意
更新時間:02-22 15:36 點擊次數:82 次
石雕龍柱作為寺廟祠堂的主要石雕柱,常見的石材龍柱主要以青石為主。石雕(青石)龍柱作為古代寺廟祠堂上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其柱身多雕刻升龍圖案,其龍由云海中盤旋而升,表達的是騰飛云天、縱橫宇內的意念和愿景。
石雕(青石)龍柱通常被設計為龍身環繞柱身一圈,龍尾在上,龍頭在下,取其從天而降之氣勢,龍頭上昂,龍爪握珠。圓柱通身塑有纏柱云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云際。頂端承露盤上的蹲獸,栩栩如生。素有吉祥、華貴、誠信等意。
石雕(青石)龍柱上的龍是神靈瑞獸,它主要來自于人們幻想的神話傳說,經過時間的演變后,有些乃與宗教思想結合,尤其是受到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響,而使其轉化為具有特殊之異能,進而受到人們的信仰及崇拜。在臺灣廟宇的裝飾中,神靈瑞獸占有相當之地位,它反映了民族文化中的信仰、幻想,及對于國泰民安世界之企望。
。
- 上一篇:石牌坊組成部分及制作工藝介紹
- 下一篇:石獅子雌雄的區分與表情區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