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柱雕刻 精美石雕盤龍柱 建筑裝飾
更新時間:02-23 15:16 點擊次數:38 次
蟠龍柱雕刻也就是盤龍柱,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蟠龍形神獸就指那些由龍引伸出來的蹲伏在地上或潛入在水中的神獸。
明清之際,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的傳說。這個傳說的依據主要來自明代宰相李東陽著述的《懷麓堂集》。該書涉及龍的篇目中,把龍生的九個兒子說成是性格不同的神獸,這九個來自龍又不成龍的神獸分別是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負屃、璃吻。其地位顯然要比龍低下得多,故在古代的裝飾上多出現在不甚顯眼的地方。因性格殊異,各有不同,它們都沒有升天。因此,是蟠龍形神獸的正宗。
明代陸容在《寂園雜中記》中記述的變異龍種有十四種之多,因中國傳統習慣以九為最大的數字,故稱龍生九子。其他民間常提到的蟠龍柱雕刻,其他神獸還有椒圖、蟻蝮、金吾、蚌虎、警臀、鰲魚.、龍龜等。
石雕盤龍柱被廣泛用于祠廟、宮殿、樓閣、民居等各種建筑。孔府的大成殿前的浮雕龍柱、故宮內的盤龍柱、開封府的包公祠的浮雕柱、五臺山南山寺的浮雕旗幡柱都栩栩如生,雕刻精美絕倫。洛陽宜陽的光武廟、福昌閣等也有盤龍柱宏偉的身軀。